<
    翰林院出去的未必是风花雪月的先生,更有可能是高翰文之流,除了把事情搞砸,给皇帝添堵之外,形同废物,斗争必须采用最野蛮的手段。

    所以他展现出了特殊的才华:开放。

    小李是个比严敬尧要更加西方化的年轻导演,说话速度快,英语夹杂着粤语和中文乱飙,他追求时尚,最喜欢漫威,拍电影要潮流要爆点要爽,不介意照搬人家的东西模仿。但东方的电影人一味学西方的东西,做出来的东西有一个最大的问题:土。

    谢灵曜负责把小李往回拉,避免他在土嗨的路线里跑偏,顺便从他这里了解到了他的学长,严敬尧在校期间的事。

    谢灵曜和严敬尧在某些时刻是相似的,他们到了这个年纪,都不太爱谈论自己的过去,所以更倾向于拐弯抹角,从别人的嘴里听到过去的传说。

    严敬尧是个很特别的人,他在国外上大学,上了四年喝了四年冰美式,可性格却没变得被咖啡浸泡得更加西化。但非常难得的是,他也并不传统和保守,这孩子好像从小就挺有个性的,深刻践行了那句名言: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猜去吧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自己的魅力和优势在哪里,乍一眼惊艳温和,实际接触却冷淡,再接触一阵又觉得好,等再想深交又觉得冷淡。

    他不像谢灵曜,未曾经历过什么创伤,没有被前女友或者前男友伤害过,更没有无法治愈的童年阴影。

    但是他从小看电影,懂艺术,又聪明,知道该怎样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。这样的人,身上有一定的傲气,所以他只选择爱不具体的人,只爱制造艺术的幻觉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他在大学里有很多追求者,许多人都被他神秘的气质迷得神魂颠倒。至于这些追求者的下场,就不可而知了,严敬尧也从未将他的受欢迎作为炫耀的资本,他觉得这些东西都很无趣。

    看啊,多绝情,他的心肠足够冷血,手段却不铁血,是个体面又冷酷的人,用本土的话来讲,是个做大事的人。因此像小李这种学弟,到现在都对严敬尧充满了向往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不过都只是严敬尧大学生涯中的一个注脚,像一段废片,可以被剪辑掉,之后黯淡离场。

    那么,谢灵曜想,他算什么?

    怎么看怎么都觉得,等严敬尧这股新鲜劲过去了,就会慢慢疏远他,最后和他分手。

    而谢灵曜绝对不允许自己,成为别人唾手可得,又挥之即去的玩物。

    很快便到了初冬,大概十一月下旬,天气骤然便冷了下去,而经过许多天的拉扯,关于严敬尧那部电影的投资方替换的事,也有了眉目。

    果然,在徐青鳞事件之后,出现了更大的投资方。那是一家经验丰富,嗅觉敏锐的影视公司,他们对严敬尧的电影很感兴趣,在接触了导演和他的剧本之后,他们决定替换原来的出品方,成为最大的投资人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陛下s属性大爆发!sad!

    第84章 如在冬夜,一个旅人

    叶卡捷琳娜听到融资的消息,笑得像朵花似的。虽然她平时也老是笑嘻嘻,但这回的笑容跟平日里可完全两样。因为终于有钱了,能傍上靠谱金主爸爸的大腿,她仿佛跟中了彩票似的高亢。

    人生中的机遇可遇不可求,很多有才华的导演,或许一辈子都只是缺少一个机会,而有了这个机会,严敬尧今后的人生或许就是另一番情形。

    严敬尧是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的人,尽管他从不提,更加不会在谢灵曜面前提。

    闷声发大财,这大概是严敬尧能成功的原因。他实在是非常低调,闷头做事,看起来像是除了电影本身根本不关心别的,还能给外人留下一个内向,专注,不善言辞的好印象。

    但谢灵曜从来不缺了解他的机会,小李时常会在谢灵曜面前谈及严敬尧,哪怕都是些社群里听来的消息,拼凑在一起,也会形成一个观察的侧面。

    谢灵曜知道有了投资方,那么一部电影的待遇将会截然不同。严敬尧依然会拿这部作品去参加影展,但得到大奖的机会大大增加,他参加玩影展,就会得到推荐,就会有人炒作,很多人就会知道有一个才华横溢、年轻有为的新人导演诞生了。再之后,他的电影就能顺利上大荧幕,而严敬尧会成为最受瞩目的那一颗新星。

    好日子就在眼前,可谢灵曜却高兴不起来,他反倒觉得有些怅然所失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严敬尧需要去面见投资方,并参加一晚的聚餐。

    严敬尧邀请谢灵曜跟他一起去,谢灵曜拒绝了。

    “这样的场合我去不合适,我还是先回家去好了。”

    谢灵曜跟他走到楼下的咖啡厅门口,停住,他笑的时候打了个寒颤,这才发觉南方的冬天,是如此寒冷,已经到了要穿厚外套的季节。

    “可我没办法送你回家。”严敬尧看了看表,面色担忧,“抱歉,我今天一定会喝酒,没办法,这是应酬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是应酬那就去吧,难道你叫我去,是希望我替你干杯吗?”谢灵曜轻声调侃道,“注意点安全,应酬完了就早点回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我先开车送你回去再去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了,肯定会迟到,迟到的人自罚三杯,待会儿桌上有你受的,你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。”

    严敬尧一愣,小声嘀咕了句:“好像还真是。”